寫在走馬看花前

2010年8月8 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8月11 日上網

        上次去上海是 20 年前﹐香港是10 年前﹐台北也是 5 年前的事了。回家後收到兩封讀友來信說﹕「歡迎回來﹗等著聽您說故事。」真的﹐此行的確有不少故事可說。但在說故事前﹐容我為舊雨新知們再溫習一下我說故事和聽我故事的一些建議。

        這些年來﹐我最怕遇到兩種人。一種人熱心過度﹐老愛向他的朋友介紹我是「名作家信懷南」﹐結果換來的是對方一副茫然的樣子﹐搞得三個人都很尷尬。「一桃殺三士」﹐掌門人何其倒楣哉。

        另外一種人則是過份緊張﹐老要提醒我什麼不能寫。拜託﹐「給我一個破」(Give me a break)﹐掌門人活了這麼大把年紀﹐如果連寫什麼﹐怎麼寫﹐心裡都沒有一個譜﹐這些年的牛肉麵豈不是白吃了﹖原則上關於自己和朋友們的隱私我是不會寫的﹐就算偶爾寫到﹐也是隱惡揚善﹐和我批評公眾人物的指名道姓完全不一樣。但很多人不明白我越不談的事和人﹐有人就會越好奇。文章惹麻煩乃虛名之累﹐我也認了。

        聽我講故事﹐有三件事您得知道。第一﹐我這生中有機會享受到別人不能享受到的特權。長久以來﹐我已經接受了這是命運選擇了我而不是我選擇了命運的事實。如果我偶爾提到這些殊遇﹐是感慨造化難測﹐而不是自我炫耀(show off)。第二﹐相反的﹐當一些不如意的事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有人問「為什麼偏偏會發生在你的身上不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呢﹖」這叫我怎麼回答呢﹖「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早已經放棄了尋求「為什麼﹖」的答案。因此﹐我也建議您也不必去問為什麼﹖第三﹐我兒子曾經批評我的文章以偏概全(generalization) ﹐但他怕我受不了﹐後來又補了一句﹕這也是你文章吸引人的地方。沒錯﹐我的看法受到個人經驗和字數的限制﹐再加上專欄的賣點就是靠個人色彩。說我瞎子摸象和以管窺豹太沉重﹐走馬看花是信文的罩門﹐這點﹐倒也不需要別人來提醒。

        招呼打過後﹐現在開始回答兩個大家比較會問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別來經年﹐對兩岸三地的印象如何﹖第二個問題是世博值不值得去看﹖

        先談第一個問題。我本來去台北是要見一個人﹐但這個人去了上海。既然大家在上海見了面﹐台北之行可以省了。我怕麻煩不願改飛機票﹐所以仍然在台北停了一天一夜。飛機下午兩點多鐘在桃園機場降落﹐我拿了行李後去寄放﹐準備空手進城。航空大樓空蕩蕩的﹐管理寄放行李的小姐在看書﹐旁邊坐著兩個穿制服的職員﹐也是閑著沒事幹。我對他們說﹕從上海香港一路過來﹐還是台北最好﹐沒什麼人。講完沒人搭腔﹐我事後想﹐他們可能認為我在諷刺他們。

        其實想想看﹐像我這樣人多的地方不去﹐社交圈子只限於「七對佳偶」的人來說﹐入關不排長龍﹐機場大廳空蕩蕩有什麼不好﹖難道真要像上海外灘的晚上﹐浦東的世博那樣人擠人才過癮嗎﹖台北國際機場的冷清﹐對照上海和香港機場的熱鬧﹐讓我們看到這 20 年來大陸經濟掛帥﹐台灣搞內鬥帶來的風水輪流轉。就像當年我出國時﹐大陸搞文化大革命﹐台灣卻全力拼經濟一樣﹐一進一退﹐差距培增。台灣的民進黨﹐把愛台灣和台灣優先當成他們的專利﹐結果把台灣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搞到今天「王小二過年」的光景﹐藍綠惡鬥﹐原地空轉﹐教育失敗﹐社會價值觀完全扭曲絕對是彼長我消的主要原因。

        我用「彼」長「我」消﹐可見我的心﹐傾(親)台仍然多過傾(親)中。深綠死硬派老是說我們這些外省人不愛台灣﹐FMDIDGAD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但如果照他們那種愛法愛下去﹐台灣遲早要完蛋。我這樣講並不是向大陸一面倒﹐對我來說﹐香港像一個衣著入時﹐舉止合宜的陌生人﹐無論如何﹐我們之間鴻溝難越。上海則像一個暴發的貴婦﹐充滿精力和自信﹐但珠光寶氣的外表不能掩蓋缺少教養和氣質的事實。台北也許像一個年華老去的舊情人﹐台北看我﹐我看台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剩下的是隨風而去的那聲「我們都老了」的嘆息。

懷南補記﹕如果你還沒有回頭去看我上兩個星期的懷南補記﹐ 你應該去看看﹐我公佈了幾封讀者回應音樂﹐足球的信﹐有些比較 personal 的信﹐我個別回覆﹐就不公開了。要評估一個人﹐看他(她)交什麼樣的朋友。要評估一個作家的水準﹐看他(她)有什麼樣的讀者。That's the way it is.


        從下星期開始﹐連續三篇掌門人的《西行漫記》。當年斯諾(Edgar Snow) 的《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中國》- Red Star Over China﹐因為名稱太敏感﹐中文書名改成《西行漫記》。這本書把 1936 年還住在延安窯洞裡的中共領導人描述成改革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後來讚揚稱斯諾「功同大禹」。掌門人筆下《西行漫記》裡的中國﹐和斯諾筆下的中國可是大大不同。不信的話﹐有照片為證。請拭目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