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一封來信

2008年11月9日《坐看雲起時》專欄﹐11月11日上網

       

Dear 掌門人﹕

        你有沒有想過王永慶生前死後﹐無論是媒體也好﹐一般老百姓也好﹐公眾人物也好﹐似乎非常有默契﹐對王先生同時有三個太太的事都「三」緘其口(pun intended)。為什麼﹖王先生能「全身而退」(to get away with) 是不是基於以下的原因﹕

        第一﹕他太有錢 (不然﹐郭台銘更有錢但郭不行)。

        第二﹕他事業太成功 (不然﹐越成功的人媒體越像鯊魚一樣嗜血而至。郭和張忠謀試試看)。

        第三﹕老派作風的人可以 (不然﹐能想像辜振甫不死會面對的情況嗎﹖)

        第四﹕他是商人﹐商人的道德觀並不重要 (不然﹐在人們的口中﹐大家都把王先生當成道德的典範人物看待)

        第五﹕Well, 他的太太小孩都不在乎﹐外人也沒有理由置喙 (不然﹐台灣的媒體向來不尊重別人的隱私﹐很多當事人不在乎的事情媒體都要去管。何況誰也不知道王家的家人是不是對這件事真的不在乎)。

        是純屬運氣﹖當然不是。我很想知道掌門人的看法。您的讀者 YL 敬上。

Dear YL﹕

        能收到像你這樣的讀者來信﹐是我們寫專欄的人可遇不可求的驕傲和樂趣。這時候問這個問題﹐需要點喊「皇帝沒穿衣服」的勇氣。您豈是不知道答案﹐您只是想考考掌門人。

        我對王老先生多妻而能 get away with it 最簡單而基本的答案只有四個字﹕「男權主義」。在接受了這個前題和事實後﹐讓我們再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分析﹕您信中提到的五個可能性﹐都是王先生比一般人佔便宜的客觀條件。括號裡的反証﹐也是實情。蓋棺論定﹐我用16 字來形容他﹕白手起家﹐為富而仁﹐嚴人律己﹐傳奇人生。但很多企業家﹐包括郭台銘在內都有資格稱得上這16 個字。因此﹐我認為王先生最讓人佩服甚至於「羨慕」的地方﹐不是他創建的事業王國﹐而是他能「擺得平」三個太太和「罩得住」那麼多同父異母的子女。這兩把刷子﹐也擺平了媒體和罩住了社會大眾。 大家應該記得80 多歲的王永在在機場接棺時哭喊「阿兄啊」的感人鏡頭。這種感情是裝得出來的嗎﹖二娘生的王文洋和父親後來破鏡重圓(有讀者來信指出懷南兄又犯了駕返瑤池的錯誤。破鏡重圓通常專指夫妻團圓。不錯﹐此典故出自南朝梁國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各持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懷南下筆太大意﹐敬謝指教)﹐聽說是三娘從中說項﹐沒有子女並有輕微失智的大娘﹐有段時期是王文洋的太太陳文靜在照顧。我猜這是後來呂安妮出現後﹐王先生力挺媳婦的原因。也許王藉陳可以減輕一點自己的內疚。基本上我相信王先生的為人是成功的。王如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一舉一動有「狗仔隊」的跟蹤﹐有八卦雜誌爆料﹐女人經濟獨立﹐搞不好自己召開記者會。公眾人物想冷處理家務事﹐由不得你。到了王先生的晚年﹐他代表台灣「核心價值」的標籤已被貼上。三妻兩戶﹐相安無事的事實﹐是王傳奇人生的一部分。這也是他能 get away with it 的原因。 當然客觀條件也對王先生有利。台灣人民現在最關心的是陳水扁會不會坐牢。王永慶和陳水扁同樣出身貧窮的家庭﹐姓陳的還受過高等教育﹐你比較一下那兩家人的教養與品格﹐幸好姓陳的只有一個老婆和兩個小孩﹐如果他有三個老婆﹐九個小孩﹐那我們不是更倒楣﹖

        王先生多妻但能 get away with it 純屬運氣﹖當然不是。但他創業趕上台灣經濟起飛﹐一夫多妻在台灣政治威權時代根本不是醜聞﹐他在睡夢中去世。一生中好像時機(Timing) 永遠對王先生有利﹐這不能說全沒有運氣的成份。王永慶並非完人﹐我不會跟無知的人一樣拍馬屁叫他「經營之神」﹐但他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的地位可以和美國的卡內基和洛克菲勒相提並論是持平之論。他有幾個老婆是他家的私事。

       言不盡意。 懷南敬覆。

懷南補記﹕這大概是我第三次採取公開的方式回答讀者的來信。我每天收到的讀者來信並不多﹐「來信」的定義包括一對一的溝通﹐和內容不能太扯。至於沒有個人意見的﹐或是把掌門人夾在一大票人當中的﹐我向來是不看就刪掉。有人對掌門人特別厚愛﹐一日一信﹐甚至一日數信﹐對不起﹐掌門人實在沒時間一一欣賞﹐一律以 junk mail 視之﹐必殺不誤。偶爾有寫信來謾罵的﹐掌門人聞過則怒﹐不會把全文看完。壞蛋吃一口就知道了﹐會笨到非吃完才過癮﹖那麼笨還能做掌門人嗎﹖我對讀者來信的處理態度和原則﹐這十幾年來﹐始終如一。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倒也交了一些「益友」(e-friends)。 一樂。


       如果你看報也上網的話﹐你也許會發現我文章中有一段話被刪掉了。倒不是基於政治的考量﹐是基於篇幅的考量。我這專欄寫了十幾年了﹐文筆是不是會進步我不知道﹐但由於篇幅越來越小﹐字數也因而越來越少。我相信對精簡文字的功夫上﹐經過這十年的磨煉﹐應該有所區別。這也是我回頭看我的電視訪問﹐才驚覺上電視當場要回答問題﹐比寫專欄難多了。寫專欄可以改了又改﹐尤其是我們用電腦寫稿的人。電視訪問可不行。當場被人問到﹕「信先生你為什麼有點反共﹖」﹐「信先生似乎對大陸的問題並沒有搔到癢處」﹐以及被問到「百萬元的大問題」﹐和被人極端讚美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就要反應﹐難度高多了。信懷南電視訪問錄影正在「熱賣中」(假的啦﹗)﹐欲購從速﹐以免向隅倒是真的。


       喜歡看信懷南書生論政的朋友有福了﹕因為美國﹐台灣的好戲陸續登場。我準備好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