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從寬﹐用《印象羅馬》寫重回羅馬的印象當然是東施效顰張藝謀的「印象西湖」和故弄玄虛(幹嘛不叫《羅馬印象》)。
第一次知道羅馬大概是初中吧﹐對「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成語雖不明白其出處﹐但下筆也照樣會依樣畫葫蘆。後來知道這句話是從英文 All roads lead to Rome (Roma)來的﹐又覺得把 road 翻譯成「大路」是老中犯了雅而不信﹐想當然耳的毛病。羅馬當時是歐陸的交通樞紐﹐有點像今天飛機旅行的 hub 。有關羅馬另一個有名的成語是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境問俗)﹐世界上的名城那麼多﹐唯一可以把名和物聯在一起而普及化的﹐除了羅馬外﹐大概只有「北京鴨」。不過這些都是《印象羅馬》的題外話。
對羅馬感到興趣是從年輕時看「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開始。這部由葛雷格萊畢克 (Gregory Peck) 和奧德莉赫本 (Audrey Hepburn) 主演﹐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執導的愛情經典名片﹐在「最後一代的內地人」網站最喜歡的電影民調中﹐排名第二。少年掌門人對片中公主和記者遊覽過的景點充滿有朝一日必到此一遊的憧憬﹐此片後來在電視上又看過 N 次﹐現在看「羅馬假期」卻有和當年看此片不同的感想。
「羅馬假期」是 50 年初期的電影﹐用今人的價值觀來看﹐我倒認為此片可以歸類為「神話片」。故事是講一個在羅馬工作的美國記者﹐發現自己在不甘不願的情況下﹐被他收留過夜的少女﹐居然是私自出走的公主。兩人在羅馬半日遊後發生感情﹐最後記者基於有所不為的情操﹐決定把這段感情深藏心底﹐不當獨家新聞爆料。在功利主義掛帥的今天﹐天下豈有如此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都不要的傻鳥﹖60 年前美國的普世價值觀﹐的確和現在不一樣﹐不過我寫《印象羅馬》的主旨﹐不是發今不如昔的牢騷﹐而是這次重回羅馬﹐無意中解開了一個 40 年的心中之謎。這話留到最後講。
我 1970 年第一次去羅馬﹐雖然人生地不熟﹐意大利話﹐連後來美國有名﹐的 Alka Seltzer 電視廣告 Mamma Mia (That's A Spicy Meatball) 都不會講。但青年掌門人不但在梵蒂岡看到教皇 -- 不是我非要見他﹐是正好碰到什麼特別日子﹐他被人抬著出來被我看到﹐更離奇的是居然有時間看了一場義語發音的電影「美人如玉劍如虹」。但遺憾的是有個景點想去但不知道叫什麼名字而沒有去﹐那個景點就是「西班牙石階」(Spanish Steps/Scalinata della Trinita dei Monti)。
「羅馬假期」中﹐赫本(公主)在畢克(記者)的公寓中醒來問什麼時候時﹐畢克說一點半了。後來公主在「西班牙石階」吃冰淇淋﹐記者裝出又不期而遇時﹐背後的鐘指的卻是上午11 點25 分。當時台灣的一些影迷﹐紛紛指出這是烏龍一樁﹐你如果不信﹐下次看「羅馬假期」時注意看這段好了。
這次在羅馬﹐「西班牙石階」去過兩次﹐一次是晚上﹐一次是第二天的上午﹐不管是晚上或白天﹐「西班牙石階」都擠滿人。尤其是白天那次﹐正好遇到當晚全國足球錦標賽﹐南北對決的兩隊在那裡造勢。Mamma Mia﹐意大利人瘋「傻客」(soccer) 總算讓我見識到了。我特別注意「西班牙石階」頂端鐘樓上的鐘﹐老是指著 9 點 15 根本不動。也許當年拍「羅馬假期」時﹐那鐘也可能「一天只準兩次」。「西班牙石階」」附近精品店林立﹐我本來想學赫本領教一下羅馬理髮師的手藝﹐一問要 30 歐元﹐我說 Forget It﹗
突然間悟到這 幾十年來心境隨歲月的洗刷而發生的變化。年輕的時候把想到那裡去當成志願﹐對沒去過的地方充滿好奇。後來想去的地方去過了﹐也興奮過一陣。 回頭來看﹐那種興奮裡總攙雜著一些虛榮心。到了最後﹐好奇心﹐虛榮心﹐興奮感都沒了。對什麼事沒有非做不可﹐對任何地方沒有非去不可的「大志」。如果閣下有機會去羅馬﹐別放過這個機會﹐沒機會去﹐也不是什麼終生遺憾的大事一樁。不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裡斷垣殘壁全是古蹟﹐但這些古蹟的背後都是統治者好大喜功﹐用被統治者的血汗和納稅錢堆集起來的。中國古代的統治者也喜歡大興土木﹐但用材不同﹐一把大火全燒光了﹐剩下的只有萬里長城而已。我對看古蹟向來沒有別人那種追昔懷古﹐肅然起敬的感覺﹐反而覺得「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是何等的諷刺。說什麼我還是對大自然的美景興趣大些。這就是我重遊羅馬的一點感想。是為記。
懷南補記﹕下面這兩張「西班牙石階」的照片﹐一張是晚上照的﹐一張是白天照的。請注意看鐘樓左邊那個鐘﹐針指到9 點 15 分﹐動也不動。在白天的那張照片上﹐粉紅色是西西里(南意大利)隊的隊色。台階下廣場裡擠的人﹐比照片中台階上的人多很多。一個國家的人民﹐為球賽而熱情洋溢﹐總比為政治選舉而搖旗吶喊要懂得生活樂趣。這趟東行的總體印象仍然和 40 年前一樣﹕要到外面走一趟才能 appreciate 美國。
下面的兩張照片是我的朋友 Chuck 照的。)
我上星期提到希望有人對《最後一個美人》發表一點寶貴意見。風聲放出後﹐收到幾封電郵。我把它們放在《最後一個美人》的懷南補記裡。那個補記我悄悄地放上了網﹐給來信者有機會先看。其中一位﹐有這樣的迴應。
左邊的鐘指到 9 點 15 分。(photo by Chuck T)
睡了一覺﹐鐘沒有動。我一定是照片中那麼多人中間唯一注意那個鐘的人。(Photo by Chuck T)
剛剛才看到刊出的迴響。 哇! 場面空前, 門下高手如雲。 老大應該不定時來個這類節目,製造一點人氣。
Jay
Dear Jay,
您用「門下」是有意抬舉我。我那裡敢當﹖我早就說過﹕信懷南的文章不一定是一流﹐信懷南的讀者很多是一流。說到一流﹐容我打個岔。
我那篇自認為是我少有既好(good) 又有創見 (original)﹐批評李登輝是三流人物﹐三流總統的長文在台灣報上鹹魚翻身﹐捲土重來後﹐台灣有位先生在網上說我文章是三流﹐但又不指示「明牌」誰是二流﹐誰是一流﹖咱們的罩門不在閣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也不在乎你說我的看法不對﹐但說咱們文章是三流﹐那我可不服氣。
寫到這裡﹐欲罷不能。閣下是行家﹐並且博覽群書﹐知識豐富。讓我放肆一下﹐談談我眼中第一流的雜文作家/評論文章(小說家先不談)。除了我剛纔借 Samuel Johnson 的 GOOD (文字運用) 和 ORIGINAL (見解獨到)外﹐我認為還要加上風格(STYLE) 和可讀性 (READABLE) 兩個特點。四者俱全才能算是一流。放眼天下華人文壇﹐如果信懷南是三流﹐那我真是虛心好奇想知道誰和我平起平坐﹐誰排名在我之上。這又讓我想到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故事。
很多年前﹐此間一個頗為知名也很能幹的女士﹐她主持一個「天使島徵文比賽」的活動﹐我和該女士是世交但並無往來。她要我做徵文比賽的評審員之一﹐我因為從不參與這種事而婉拒。後來看報﹐評審委員一字排開﹐有WWW﹐XXX﹐ YYY﹐ ZZZ 。。。信懷南等。後來我見到該女士﹐開玩笑說﹕「原來信懷南排名在WXYZ 之後﹐但在 『等』之上」。其實誰在乎這些﹖我文章是幾流還要別人來說才知道嗎﹖我提這事是突然聯想到這是個滿有趣的往事罷了。
言歸正傳﹐人氣有啥用﹖財氣才有用。這是「我的寶貴意見」。
懷南
好了﹐可以去《最後一個美人》看補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