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自勉耳

2007年11 月4《坐看雲起時》專欄﹐11 月6 日上網

        從前在歐洲老式火車的四人包廂裡危襟正坐著四個人﹕年老的貴婦﹐帶著她如花似玉的妙齡孫女。一個威風凜凜的中年將軍﹐身傍坐的是一個英俊挺拔的年輕副官。火車進了山洞﹐包廂突然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這時候﹐只聽到一聲親吻的聲音﹐然後是一聲清脆的耳光聲。火車出了山洞﹐包廂又明亮起來。四個人都沒說話但心裡都在想﹕

        年老的貴婦心中暗暗得意想﹕「這小丫頭倒真是一個淑女﹐緊要關頭還記得我平時不斷的教誨」。

        妙齡少女心中在嘰咕﹕「這個英俊的軍官也真是個大糊塗蟲﹐怎麼本來要吻我吻錯了人。難怪要挨祖母一大巴掌」。

        那個將軍心中暗罵﹕「我這個年輕的副官真是太不像話﹐居然利用在火車進山洞的機會去偷吻人家﹐卻害我吃耳光」。

        只有那位年輕軍官心中暗暗得意想﹕「我老闆平時作威作福﹐頤指氣使。這次逮著機會﹐先在我自己手背上發出親吻的聲音﹐然後甩他一個耳光。不亦快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其實並不一定對。這種「自以為對」的想法﹐是世界上極大多數人與人衝突的原因。但自以為對的人又分成兩種﹕

        一種像信懷南﹐這種人秀才造反﹐十年無成。大不了在報上或網站上發表點信不信由你的個人看法。信者在讚賞之餘﹐如要就地起立致敬也可以(看到了﹐請坐下)。如果閣下認為掌門人的看法是鬼扯蛋﹐大怒之下罵三字經也請便(好啦﹐聽到了﹐不必重覆啦﹗) 基本上就算我自以為對令人討厭﹐你也有眼不見﹐心不煩的選擇權。

        但如果自以為對的人變成了領袖級或精神領袖級的話﹐那你我就要倒大霉了。為什麼﹖因為這些人的一言一行﹐影響我們的生活福祉﹐和生存權力。這些人最會用「遠見」( vision )﹐「使命」(mission)﹐呼召(calling) 等唬人的口號來替自以為對的缺點搽脂抹粉。「吃人夠夠」後還不吐骨頭。可惡極了。

        也許有人會問﹕「人為什麼會犯自以為對的錯誤呢﹖」我的答案是﹕「因為造成我們犯自以為對錯誤的『任督兩脈』沒有打通」。那什麼是這「任督兩脈」呢﹖

        「任脈」乃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偏見來自於你我的政治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個人性格﹐生活環境﹐道德觀念。最近在電視上看中共17 屆全國代表大會。胡總書記一講就是兩個半鐘頭﹐臺上臺下坐的滿滿的﹐很多人還邊聽邊做筆記。可沒見有人打瞌睡﹐挖鼻孔﹐或離座去上廁所的。總書記把演講稿唸大聲點﹐全體同志們就拍手如儀。這種陣仗看在自由主義掛帥的掌門人眼裡﹐覺得怪怪的。但掌門人向來對威權下的集體行為有偏見。撇開偏見﹐如果老共必須靠集體憋尿憋上兩個半鐘頭﹐才能民富國強﹐So be it﹗

        「督脈」﹐乃是「資料不全的誤判」。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那個阿呆二世。他出兵伊拉克的理由﹐全來自資訊不全的誤判。有次在記者會上被問到他任上有沒有什麼錯誤的決定。他硬說沒有。如沒記錯的話﹐美國現在每天要花3 億2000 萬在伊拉克的爛攤子上。這筆錢大可以用在很多別的地方。瞎子摸象﹐以管窺豹﹐聞其聲﹐誤為吻﹐都是「督脈」沒打通造成的誤判。

        「任督兩脈」能完全打通嗎﹖當然不能。尤其是我們這些老是發表意見的人。下筆時偏見難免﹐資訊難全。那怎麼辦呢﹖我想保持謙虛和經常自省應該是有助我們打通這個「任督兩脈」的好辦法吧。豈敢勉人﹐乃自勉耳。

懷南補記﹕ 以下不是什麼正文的補記﹐而是一則預告和一些重要的資訊。


        11月25 日那個星期天﹐《坐看雲起時》專欄寫滿 400 篇。這個專欄從 3000 整頁﹐到 1300 字半頁間﹐停了一段時期﹐是多久﹐不記得了。如果前後加起來﹐咱們每星期見一次面﹐差不多有十年了。把你十年前的照片拿出來看看﹐總不能說一點都沒有改變吧﹖

        我會在這 400 篇文章中選出 10 篇所謂的個人最愛。加以排名。11/25 那個星期天先公佈第十名到第六名。12/2 號公佈第五名到第一名。我不知道我們是什麼時候遇到的﹖也不知道這400 篇文章中看過幾篇。不知道你會不會有印象比較深刻的。如果有興趣的話﹐猜猜那十篇會上榜。也滿好玩的。


        我 11/18 號那篇文章解釋我為什麼要這麼「認真」地寫這個專欄。大家也猜得到﹐我現在的 priority 幾乎全放在 FNDR 基金會的專案上了。今天收到一位曾經捐過兩次款的 repeat customer 來信說﹕「我就是你罵的到處旅遊的人﹐房子則是十年前 remodel 的﹐不算。」信封裡附了一張 $200 的支票﹐說是減輕罪惡感。我馬上回信說﹕「只要能保持『罪惡感』﹐到處旅遊﹐多多益善。房子 re-remodel 也可以」。掌門人現在變成了「見錢眼開」﹐真是不好意思。

        為了幫助一些晚來的朋友了解我們基金會「用錢」的原則﹐讓我利用這個機會﹐outline 一下我們的 policy。掌門人有話直說。容我放肆:

  1. 掌門人的「領導」作風採中央極(集)權專治(制)式。理由很簡單﹐我們加起來有近兩百人﹐將來人數還會增加。人多意見多﹐每個人的捐款數額也不一樣﹐如果我事事要請示﹐還能辦事嗎﹖Management is not managing by votes. 好在我們有所謂的「退場機制」﹐只要錢還沒花光﹐隨時可以後悔。到目前為止﹐repeat customers 很多﹐走人的沒有一個。掌門人什麼都沒有。靠的就是一塊招牌。
  2. 但掌門人做決定可不是閉著眼睛亂來一氣。以下是我做決定的原則和條件。( the criterion of decision making)

            第一﹕問值不值得做﹐該不該做 -- 以我們的 Mission Statement 為指導原則。絕不錦上添花﹐強調雪中送炭。

            第二﹕有沒有能力做 -- 是單獨做﹐還是和別的機構合作。群德愛心小學是我們出 2/3的錢﹐ 地方政府出1/3的錢。 China Care 那個專案是那些大學生先去募款﹐我們 Match。

           第三﹕執行專案的經驗和能力的考量 -- 既然我們要靠別的組織去執行﹐我們能做的是「所託得人」和儘量減少風險。

           第四﹕後續考慮 -- 學校建好後兩年關了﹐房子建好變蚊子館的事﹐我們不幹。

       Anyway, 短期間我不會再花時間解釋我們的作風和做法了。我想明年我們在花錢上可能會積極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