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南前記﹕「信懷南刷子店」(不是帽子店)已於 2009 年5 月1日在此網站開張。對信懷南的產品包括信懷南的書﹐演講-DVD﹐廣播評論-CD﹐電視訪問-DVD﹐崑南論劍-DVD﹐懷南精選之一-CD 等有興趣的朋友們﹐這是唯一的窗口。請點《信懷南的那兩把刷子》
收入的一部份將直接存入群德基金會。
「管理三刷子」一下子就賣光了。我現在在想辦法看是不是可以再收集一些。有任何消息﹐將在此隨時向各位報告。
我不是成龍的「粉絲」﹐但我喜歡他多過李小龍。李小龍打架﹐脫光上衣﹐橫眉豎眼﹐口發怪聲﹐沒什麼娛樂性。
那年和兒子開車橫跨美國﹐第一天夜宿內達華州和猶他州交界的小城 West Vendover。那晚我們在荒山野店看了一場成龍演的電影﹐劇情是啥不記得了﹐但東行薄暮望﹐惜別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輝的情景卻歷歷如繪。替成龍打抱不平﹐於公於私﹐都有必要。在信門「八卦」拳出手前﹐先讓我們還原成龍禍從口出的現場﹕
成龍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寶貴(或不寶貴)個人意見﹐說台灣因為太自由所以變得很亂﹐他認為中國人應該被管。這下惹毛了島內「義和團」的同志們﹐包括無役不與的邱毅也加入泛綠聯盟﹐群起而修理成龍之。諸多罪狀中包括﹕成龍不了解台灣是亂中有序﹐成龍是藝人不該談政治﹐成龍講話不夠細緻﹐台灣的事輪不到他來批評。反正是講錯話﹐錯講話﹐話講錯﹐錯話講 。。。。叫罵聲花樣繁多﹐不勝枚舉。
成龍錯了嗎﹖難道台灣的社會不亂嗎﹖不亂會有父親把女兒丟在鍋裡煮﹖國會不亂嗎﹖不亂會有一陽指﹐無影拳﹐劈空掌切磋武功﹖軍紀不亂嗎﹖不亂群星會能用錢買﹖政治不亂嗎﹖不亂人民會動不動就走上街頭鬧事﹖道德觀不亂嗎﹖不亂卸任的總統現在還會關在看守所裡嗎﹖
台灣的事論不到成龍來講﹖那誰有資格來講呢﹖難道政治只能由政治人物來講﹖這些年來他們講得口沫橫飛﹐講出什麼名堂來﹖台灣的亂是不是因為太自由﹖站在政治意識光譜兩端的人看法自然不一樣。我現在提出幾個比較實際的問題請各位自己去思考吧﹕台灣和新加坡﹐那個國家比較自由﹖那個國家社會比較亂﹖現在的台灣和兩蔣時代的台灣﹐什麼時候自由比較多﹖什麼時候政治比較亂﹖如果我們把亂歸罪於太自由﹐那強姦犯是不是可以怪自己犯罪是別人裙子太短﹖搶劫犯能怪自己沒錢別人有錢﹖說到中國人需要管﹐管的定義是什麼﹖怎麼管法﹖老共的政府總不能說是不管人民吧﹖結果牛奶喝了會翹辮子﹐電視看到精彩時會爆炸﹐光靠管有用嗎﹖
有人說成龍不懂台灣亂中有序的奧妙﹐非常抱歉﹐我也不知道亂中有序是什麼奧妙﹖亂就是沒有序。有序就是不亂﹐這根本是相互不容 (mutually exclusive) 的邏輯問題﹐怎麼奧妙法﹖有回在台灣開車﹐我打了指示燈要向右靠邊﹐沒看到一個騎摩托車的硬是從後撞上來。我心想這下完蛋了。沒想到那位騎士把摩托車扶起來﹐倖倖然走了。我按交通規則行車會出事﹐這是亂。撞人者沒事﹐被撞者自認倒楣走人﹐這是有序﹖怪哉。
至於有人批評成龍講話太沒有技巧﹐我完全不能同意。我在台灣教專案管理的時候﹐有門課叫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我要學生用簡短的文字描述一個「問題」。極大多數的學生都不知所云。成龍武打出身﹐但居然無師自通﹐說台灣很亂(清楚地指出問題所在)﹐是因為太自由(這是亂的原因)﹐中國人需要管(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案)﹐非常能掌握要點。 如果他在我班上﹐我會選他為模範生﹐拿他的案例來示範。
1966 年我在中央日報寫了一篇讀者投書回應一位叫士心先生批評留學生的文章﹐引發一場論戰。論戰高潮時我溜了。不是怯戰﹐是不願浪費時間。40 幾年過去了﹐台灣一些人聞過則怒的習性未改。世界上只有三種意見﹕我的(寶貴)意見﹐你的(不寶貴)意見﹐和 to hell with (去他#$%#^) 的意見。大家對成龍的意見何不也如是觀﹖
懷南補記﹕我早就知道回應這篇文章的朋友會比較多﹐老中對政治比較有興趣嘛。根據慣例﹐凡是規規矩矩有稱呼﹐有具名的來信﹐不管你是捧我的也好﹐罵我的也好﹐我 24 小時內一定回信。信門規矩﹐一路行來﹐始終如一。
信懷南的支持率﹐這次也不是 100%﹐有位讀者就批評我幫 Jackie Chen (成龍)講話﹐並建議我可以考慮「退休」(別寫)了。由於這位朋友很有禮貌﹐稱呼我「叟」(SIR﹐ 這是柏楊發明的)﹐於是我回信解釋我為什麼還不能退休。我告訴他說﹕我哪是為成龍辯護﹖我是看不慣號稱民主社會的台灣﹐還有聞過則怒﹐怒則給人扣帽子的「義和團」。我總結世界上的三種意見是﹕「我」的(寶貴)意見﹐「你」的(不寶貴)意見﹐和去「他」%^$#*& 的意見雖然有點像在開玩笑﹐但我認為這三種意見都同樣應該得到同樣的保護時﹐可不是開玩笑的。
43 年前﹐我還在 UCLA 讀 MBA﹐那位「士心」先生在中央日報發表《兒不嫌娘醜》﹐指責留學生批評政府是不懂得同舟共濟的重要。他說﹕「翻了船﹐大家落水﹐到不了對岸」。我一看這種軍訓教官式的反共八股火氣就上來了 (43 年前﹐信懷南可是個年輕人啊)﹐於是回了一封讀者投書﹐說兒子為了老娘好﹐要為老娘打扮打扮難道錯了嗎﹖這下捅了馬蜂窩﹐惹出一場留學生和老 K 們對幹的筆戰。絕的是他們捉對兒廝殺的時候﹐捅馬蜂窩的「禍首」卻溜了。為什麼﹖原來掌門人從小就很英明﹐知道真理越辯越氣﹐於是養成論戰「三碗不過崗」的好習慣 -- 你來﹐我往﹐你再來。 或我來﹐你往﹐我再來。That's it.
快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的「軍訓教官」陰魂不散﹐換成了另外一掛人。 但掌門人依然故我﹐堅持兩件事的原則不變﹕
說到這裡要打個岔﹐郭冠英最近在中國時報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遠比范蘭欽好)﹐文中他提到一個「低級外省人」﹐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不過什麼外省人﹐本省人的議題我早已經把我的立場講清楚了。我不會轉載他這篇文章。
政治的毛病就是出在搞的人不是壞蛋就是笨蛋(中外皆然)。我的建議﹕還是到「信門刷子店」去血拼吧﹐保證化氣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