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改 ABC

2010年3月28 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3月31 日上網

      2010年的3月21日將會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錯﹐不是《信懷南專欄》上臺一鞠躬的黃道吉日啦﹐是美國醫療健康保險制度改革(健改)法案通過「大喜」的日子。大喜用括號﹐表示這是我主觀的認定﹐對很多人來說﹐這天恐怕沒什麼好喜的。不信的話﹐問為什麼眾議院 178 位共和黨員加34 位民主黨員投的是反對票呢﹖這次健改法案以7票的差距通過﹐套句台灣的政治術語﹐算是低空掠過。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這個法案真是好的不得了﹐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反對﹖但如果這個法案真的是一無是處﹐那怎麼又會被通過﹖投票的那天我花了將近 5 個鐘頭看 C-SPAN 的電視現場轉播﹐聽贊成和反對雙方的辯論﹐最後得到兩個結論﹕第一﹐老美的政客不但口才比咱們老中好﹐風度更值得學習。主席叫安靜﹐大家就安靜。香港的議會走英國路線﹐大概比台灣的議會走日本路線要文明。不過這是題外話。

      有一本叫 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 的書﹐我曾經用它來做對海峽兩岸經理人上管理課程的教材之一。書中對世界各國的人民做過很多民意調查﹐其中有一個問卷是﹕「如果我們給予人民自由發揮的機會﹐他們一定會基於個人的利益而發奮圖強﹐追求卓越﹐因而帶動社會的繁榮和進步。」美國人同意這種假定的比率佔 69% 而中國人只佔 41%。 換句話說﹐老中是一個把理想社會定位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民族。健改法案雖然在民主黨強渡關山﹐和共和黨堅壁清野的情況下通過﹐但大多數的美國人﹐並不同意用「劫富濟貧」的方法來實行全民健保。奧巴馬和民主黨的麻煩﹐很可能從這個法案通過後才開始。這是我花那麼多時間看 C-SPAN 轉播的第二個結論。

      共和黨的「神祖牌」是政府越少管事越好﹐理想源自亞當史密斯的理論。民主黨則認為政府有責任照顧弱勢族群。奧巴馬在健改法案的訴求上﹐用了一個財富「重新分配」(re-allocation) 這個字﹐這下保守的共和黨認為逮住奧巴馬搞社會主義的小辮子了。目前已有十幾個州要告健改法案違憲﹐理由是「不買健保」是個人自由。非買不可是違反美國憲法。

      健改的條文太複雜﹐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現在試圖用最簡單的 ABC 的方法﹐對健保改革法案來加以說明﹐這對一些完全不了解此法案的朋友們﹐也許有點蜻蜓點水的功效。

      A 是 Availability -- 什麼人包括在這個法案的保護傘下﹖目前美國大約有 2300 萬人沒有保險。這些人也許是經濟的因素買不起保險﹐像失業﹐像收入太低。也許是有所謂先天存在的因素(pre-existing condition) ﹐像有氣喘﹐血壓高﹐或其他保險公司認為是「賠錢貨」的高風險人物。總之一句話﹐健改法通過後﹐保險公司可不能再那麼挑肥揀瘦﹐飛揚跋扈了。父母的保險可以包括 26 歲以下的子女。對「啃老族」言是個大利市。但健改不包括非法移民在內。

      B 是 Benefits -- 對我們有什麼利益﹖這一部份極為複雜﹐並且很多福利要等到 2014 年後才能生效。但立法之後﹐政府會立刻撥款兩億5000萬支援醫療保險﹐90 天後對高風險﹐窮人家﹐帶病者能獲得保險。對年老者的處方費用﹐四口之家的保費﹐及中小企業的業主都有補助。最重要的是失業者不會失掉保險。

      C 是 Costs --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豈有如此的如意算盤﹖總的來說﹐年收入 20 萬的個人和 25 萬的家庭﹐以及健保公司﹐將被迫把口袋裡的銀子掏些出來埋單。他們反對此一改革案﹐自然不在話下。美國政府現在已經是債臺高築﹐管理類似大計劃 (program) 的惡名昭彰﹐維持此一計劃的錢從哪裡來﹖24 小時開工印鈔票嗎﹖沒有人敢說有答案。

      奧巴馬在他任上的兩年內﹐做到了美國自老羅斯福以來﹐ 100 年內沒有一個總統能做到的事。全民健保和社會安全 (Social Security)﹐聯邦醫療保險 (Medicare)﹐民權法案 (Civil Right Bill) ﹐將成為美國人權的四個支柱。這法案是債留子孫﹐還是子孫之福﹐目前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民主黨可能贏了戰役(健改)但輸了戰爭(11 月大選)﹐但歷史會替奧巴馬說好話﹐這是我的看法。

懷南補記﹕在星島寫專欄和在世界寫的區別其實是蠻明顯的。就以這篇《健改 ABC》來說吧﹐在談論即發性議題的時效上﹐當然比從前在 10 天前交稿要有利﹐但從前用慣的語句﹐現在下筆時難免有些顧慮﹐那種一切要重頭來起的陌生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感覺。

     我沒有算過我究竟收到多少封好心人的來信﹐世界上的事也的確很諷刺﹕如果沒有這件事﹐我永遠不知道我有那麼多的朋友。但如果我有選擇的話﹕我寧願不知道我有這麼多的朋友﹐我寧願他們少些麻煩。請讓我再次利用這個機會把事情有個交代﹕

  1. 不是世界日報要停我的專欄﹐是世界日報舊金山新來的總編輯林少予突然不先打個招呼就停我的專欄。我決定停給其他各地的世界日報寫﹐不是他們原先預料到的。他們大概沒想到世界上還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我的姿態其實很低﹕我給了他們第二個機會。是他們決定不要的。
  2. 報紙有權登或是不登任何人的文章﹐我不是在挑戰他們的權利。我也了解他們不怕沒人投稿﹐很多人就算沒稿費也願意寫。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處理我的事是對的﹐這是我給王文杉寫那封信的原因(請看《有話就說》)。
  3. 除非讀者的抗議信或電話多到影響到世界日報的銷路﹐他們才不在乎呢。就算影響到報紙的銷路﹐這些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打工仔﹐報紙關門就作鳥獸散 they don't give a damn 讀者的感覺和抗議。
  4. 信懷南心裡有把尺﹐沒有這個意外﹐我哪裡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關心我的人﹖
  5. 《信懷南專欄》星期天登在紐約星島周刊和舊金山的美西/星島廣場。但洛杉磯是星期一登在星島廣場裡。溫哥華﹐多倫多的星島目前沒登。美國的星島﹐各地方的自主性比世界日報還高。他們和我談的時候我只有三個條件﹕
    • 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要登
    • 我要維持我的網站
    • 稿費比世界多一塊錢

     憑良心講﹐我的要求﹐絕對是把我的讀者放在第一優先。如果有一天沒人在乎有沒有我的專欄了﹐你說我還會賴在那裡不走嗎﹖我本來就已經在考慮下臺一鞠躬的時機﹐沒想到會遇到世界日報林少予這樣不上道的人和事(我提名提姓是向來認為批評人本就應該如此)﹐我現在反而不想馬上就下臺一鞠躬了。非常感謝星島給我這個「無縫接軌」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這樣幸運。也許大家可以開始考慮買星島日報﹐當年我對郭台銘先生說過﹕「先生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反之亦然﹐天下事﹐當如此。


     現在回到《健改 ABC》的主題﹕我不知道你是贊成還是反對這個法案的通過。在我看起來﹐一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居然沒有所謂「全民健保」這種事﹐怎麼能號稱偉大呢﹖我個人認為「全民健保」是人民的「權利」(right) 而不是「特權」(privilege)。因此﹐就算再高的代價都得付。我們搞管理的人常說﹕「領袖做對的事﹐經理人把事做對。」這是我要為歐巴馬(在星島﹐我特別寫成奧巴馬)叫好的原因。他做了一件對的事﹐並且是上任兩年內完成的。他會在歷史上有一席之地﹕至於是好的一席之地﹐還是壞的一席之地﹐那是另外一個故事。We'll see.


懷南補補記 4/1/10 No Fooling﹕下面這封信是一位住在加拿大的讀者寄來的。有一段時期﹐我文章剛上網﹐5 分鐘﹐10 分鐘後他的回應就來了﹐我知道他是個老廣﹐因為他老叫我信大佬。從文風看﹐他的性格非常豪爽﹐非常「江湖」。後來我發現他常在中國時報的《網路論壇》上大鳴大放。由於他來信太勤快﹐我開他玩笑說他在疲勞轟炸我。有次他漏簽了全名﹐我才知道他原來是她。這大概是 5﹐ 6 年前的事了。

     後來疲勞轟炸突然停止了。這次掌門人有難﹐山不轉路轉﹐故人無恙﹐轟炸機又來了﹕

      「全民健保」是人民的「權利」_ 大佬這句不啻你手寫我口. 早幾年不記得是胡錦濤還是溫家寶, 說「人權首先是生存權利」. 當時許多人在訕笑. 說中共拿這來搪塞, 作為自己人權不力的遮羞布.

      但細心想想, 世界上的超強國中兩千萬人「生不起病」, 還說買健保是個人自由. 這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慷他人之慨. 拿別人的痛苦來當自己的「正大光明」牌匾. 廣東有句說: 「有頭髮誰願當癩痢?」. 可以有飯吃, 為身材而減吃, 那叫減肥. 那才是有自由選擇. 想吃卻吃不到, 吃不起, 而不得不少吃或不吃, 那叫挨餓, 不叫健康飲食. 當然更不能稱為自由選擇!

      那年我第一次到長江, 那是在南京. 我想到是母親跟我們講, 當年趕在解放軍前「南返」, 在漢口等了三天搶購長江輪船票, 幾經拜託才一家三口擠進"大艙"渡江. 我那時卻是坐汽車天天從武昌, 漢陽, 漢口到處跑.

      看看所到的城市, 人流如湧. 想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安居, 是多麼不容易. 那時我覺得共產黨千錯萬錯, 就算如我父親說「父仇不共戴天」, 讓我祖父尋了短見, 但要是最後讓這麼多人能有口飯吃, 我想自己的「家恨」真輕如鴻毛. 誰說生存不是基本人權? 誰生存不會病? 制度弄得人民病了一般看不起醫生, 要購保險才成, 這種購保險, 還怎能算得上只是「選擇」, Take it or leave it, 那是【不是選擇的「選擇」】", 就等如「政治正確」, 其實就是扭曲顛倒的強把不正確作掩耳盜鈴, 騙自己那是正確, 同一道理.

      是誰讓制度弄得要人非要購保險不可? 劫富濟貧的表象, 只是人們沒有把真正的社會成本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