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合競﹐綜效

2005年4 月3日《坐看雲起時》專欄﹐4 月5 日上網

        突然間﹐共生」變成了台灣政壇熱門的名詞。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共生」指的是 (The path of Kyosei)﹐賀來龍三郎 (Ryuzaburo Kaku, 謝謝讀者Jen Shih 來信指出為 Kaku 非原文誤植為 Kagu) 首先提出來的一個觀念。賀來龍三郎 曾經長期領導日本的佳能公司 (Cannon)。在「日本製造」的產品橫掃全球﹐大小統吃的時候﹐這個年輕時候愛搓麻將﹐求職面試時﹐敢和獨愛橋牌﹐討厭麻將的佳能創辦人御手洗博士頂嘴的企業家﹐挺身而出﹐警告日本工商界在做生意的時候﹐不要趕盡殺絕。他認為和對手競爭﹐也可以找出大家都有利的商機。這種具有大陸型風格的經營理念﹐在當時賺錢賺昏了頭的日本短視商人中﹐算是「異類」。

        「合競」(Co-opetition) 顧名思義是從「合作」(cooperation) 和「競爭」(competition) 這兩個字合組而成的。1996年哈佛商學院的教授 Adam Brandenburger 和耶魯商學院的教授 Barry Nalebuff 合寫了一本同名的書。書中很多商場上合競的原理原則和遊戲規則﹐觸類旁通﹐也可以運用在其他競爭的行業。我現在把書中的一個例子故意本土化﹐藉此解釋合競的精神﹕

        王大台(原名王大中﹐是信二世﹐信丫頭上中文學校課本上的名字)﹐和李小明在分月餅。大家都懷疑對方拿到的那塊比較大。最公平的方法可能是由王去分﹐讓李先選﹐或李去分﹐王先選。但這並非唯一的分法。

        如果王小弟比較喜歡吃月餅的皮 (殼)而不喜歡吃餡﹐那一刀從中間切下去的平均分法反而不是最好的分法。如果我們把月餅用上寬下窄的 V 字形去切。李拿面積大些﹐餡多中間的那塊﹐王拿外邊餡的面積小些﹐但皮(殼)卻比較長些的那塊﹐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皆大歡喜﹖這樣一來﹐王和李從原來的競爭者 (competitor) 不就變成互補者 (complementor 這個字現在字典上可能還沒有) 了嗎﹖

        「綜效」(Synergy) 這個字﹐一般公認是 Igor Ansoff 最早介紹給美國管理界的。Ansoff 1918 年出生﹐他比目前最紅的「競爭策略大師」Michael Porter 早20 年就提出了「企業優勢」(corporate advantage) 的理論。現在我們所謂 1+1 > 2 的 綜效定義﹐在 Ansoff 原著是用 2+2 = 5 來代表。Ansoff 綜效的範圍﹐局限於朋友附補聯盟﹐共生和合競的層次則已經提高到「與敵同眠」的新境界了。 共生﹐合競﹐綜效名稱雖不同﹐但避免「零和」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咱們老祖宗一脈相傳的競爭策略總括起來只有「幹」﹐「對幹」﹐和「對著幹」三種選擇。我們從小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為雞口﹐不為牛後」﹐「一山不容二虎」﹐「一決雄雌」﹐「漢賊不兩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既生瑜﹐何生亮」﹐「玉石俱毀」﹐「屈居亞軍」洗腦。這些教導﹐全是在和共生﹐合競﹐綜效的原則唱反調。這也是為什麼咱們老中的民族性中有太多自私﹐輸不起﹐要面子﹐不懂合作﹐不重妥協﹐視妥協為「捉鬼被鬼抓」﹐「畜生不如﹐忘恩負義」。難怪翻開咱們的歷史﹐盡是你死我活﹐砍砍殺殺。

        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都有台北飛舊金山的班機﹐對顧客言﹐他們彼此是競爭者﹐但在系統資訊﹐地勤作業﹐旅客服務方面﹐他們合作的空間很大﹐可以彼此支援。不同政黨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上次台灣立法委員選舉﹐投票率下跌。原因是藍綠兩大陣營只顧競爭﹐不擇手段去搶市場(選民)﹐完全忘了用合作的方法去經營市場﹐共同把市場那塊餅做大。結果餅變小了﹐藍綠兩敗俱傷。

        冤家並不一定要路窄﹐美國不同的加油站﹐不是常開在同一個十字路口上嗎﹖


懷南補記﹕讓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老中的專長是外鬥外行﹐內鬥內行﹐所以才有(一流老中)+(一流老中)=(二流老中)的說法。放眼全世界﹐現在除了南北韓還在自己人跟自己人搞不好外﹐咱們老中是自己人跟自己人過不去為時最久的民族了。

       老共頭腦少根筋﹐動不動就說什麼台灣絕大多數同胞都心嚮往祖國云云。真是做他的大頭夢。台灣絕大多數的同胞都只對一件事有興趣﹐那就是 安居樂業。換句話說﹐對老共只有一句話﹕Man, leave me alone!

       「安居」就是不打仗﹐不把局面搞的緊張兮兮的。「樂業」就是有工作﹐有收入。台灣動不動就說老共在威脅她﹐要花大筆銀子買不管用的武器﹐目的還不是想抱老美的大腿。最近邱義仁跑到美國來和幾個共和黨的過氣官僚開的公關公司簽了一張450 萬美金的合同。幹嘛﹖和老共對幹﹗這種寧亡於異族﹐也不亡於家奴﹐自己人跟自己人內鬥的劣根性﹐千載以下﹐不但沒改進﹐並且還越來越糟糕。

       為什麼老中喜歡內鬥呢﹖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理由。我也有我的看法。100 年前美國有個傳教士﹐中文名字叫明恩溥的﹐寫了一本叫《中國人的特色》的書﹐提到一些老中的缺點。也許為會寫篇文章來談談。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您會發現我最近的幾篇專欄談的議題比較嚴肅點﹐我的語氣也比較托大些。為什麼﹖不是無緣無故的。您繼續每星期一篇篇讀下去﹐答案自然會出現。


       謝長廷是留日的﹐對「共生」這個名詞自然熟悉。賀來龍三郎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讀高中的時候遇到一個數學老師要他們學數學的時候「另類思考」﹐不要墨守成規。於是賀來龍三郎「師之所欲﹐常在我心」 結果大 學第一年沒考上。賀來龍三郎大學畢業後去佳能找事。最後面試主 考官是御手洗博士﹐其他還有四位董事在場。賀來龍三郎的老爸當時是日本麻將協會的會長。賀來龍三郎幼承庭訓﹐家學淵源。因此當好打橋牌﹐厭惡麻將的御手洗問賀來龍三郎平時作何消遣﹐這個三郎考慮都不考慮就說「搓麻將」。

       御手洗一聽大不以為然﹐說搓麻將浪費時間。賀來龍三郎少年氣盛﹐和御手洗頂嘴。後來五位面試官要在賀來 龍三郎的名字前打勾(錄取)或打叉(不錄取)。結果御手洗打叉﹐其他四位董事全打勾。原來前天晚上﹐四位董事沒事幹﹐於是搓麻將打發時間擾了御手洗的睡覺﹐被董事長斥責。沒想到賀來龍三郎歪打正著﹐為麻將辯護。雖然得罪了主考官﹐但獲得其他四位董事的一致支持。賀來龍三郎後來長期擔任佳能的董事長。我曾經寫過一篇「麻將與橋牌的管理藝術」﹐收集在《打開潘金蓮的紅盒子》書中。


       「E-mail 聯絡」和「有話就說」已更新。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