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批評李敖《大江大海騙了你》的內容是東抄西抄湊出來的。我看後覺得很好笑﹐因為我剛把李敖 652 頁清算美國歷屆總統的巨著《陽萎美國》看完了。這本書其實是非常好的一部美國史﹐內容相當豐富﹐只是不知道李敖吃錯什麼藥﹐什麼書名不好取﹐偏要取一個和泌尿科相關的書名﹐結果失掉大陸的廣大市場。在《陽萎美國》這本書裡﹐李敖直指林肯是「文抄公」﹐真是剃人頭者﹐人恆剃之。大大地開了信大「瞎」的眼界﹐也長了掌門人的見識。
很多人一想到林肯﹐就想到他的名言﹕「你可欺騙所有的人於一時﹐也可以永久欺騙少數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李敖說這名言林肯是抄襲巴姆 (Phineas Barnum) 的。巴姆(1810-1891)又是何方神聖呢﹖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百萬富翁的 showman﹐創立有名的 Ringling Brothers 馬戲團﹐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也是他想出來的口號。但巴姆在什麼場合講過那句話﹐李敖的書中沒提。除此之外﹐李敖還說林肯第二次任總統就職時的演講﹕「不對任何人懷惡意﹐對任何人抱好感」是抄美國第六任總統小亞當斯的﹐而小亞當斯就職演說中﹕「想想你們的前輩﹗想想你們的後代﹗」又是抄羅馬歷史家塔西佗 (Tacitus)的。根據李敖的考證﹐林肯有名的蓋茨堡演講中的「民有﹐民治﹐民享」也是抄美國科學家﹐政治思想家湯姆斯庫柏 (Thomas Cooper)﹐和抄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還有很多其他前輩的著作或演講。總之一句話﹐在李敖的心目中﹐林肯是個特大號的文抄公。
寫演講稿﹐寫評論文章﹐寫專欄﹐又不是寫博士論文﹐也不是發表科學發現﹐誰說非要百分之一百「原汁原味」(original) 不可﹖因此﹐善用資料和會「抄」只是技術上的區別而非本質上的區別。
掌門人很會「抄」(OK﹐我可以說「抄」你只能說「會用資料」)﹐第一次發現有此「特異功能」純屬意外。大概是十幾年前吧﹐我結束第二次在台灣工作回美前﹐「世界經理文摘」(現改名叫 EMBA)的黃老闆和我聊天﹐不知怎麼話題轉到翻譯「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上去了。如果沒記錯的話﹐那時候黃老闆每個月花 300 塊錢美金向「哈佛商業評論」取得版權﹐翻譯一篇文章轉載。不記得是黃老闆的建議還是我毛遂自荐﹐說回美國後﹐只要「哈佛商業評論」新的一期一上市﹐我就挑一篇來「介紹」﹐不但省黃老闆的銀子﹐並且在時效上搶得頭籌。
記得我問黃老闆﹐這樣「介紹」有沒有版權的問題﹖黃老闆的回答是 copy right 指的是形式 (format) 而非內容 (contents)。「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由我來「介紹」﹐是我先把文章看完消化後﹐用我自己的風格寫出來﹐這當然比只是英文好的人來「介紹」要內行而生動。於是我回美後馬上就開工﹐勤跑圖書館﹐「哈佛商業評論」一上市就選一篇精彩的來「介紹」。這樣一篇篇的「介紹」下去﹐信懷南的名字在台灣讀管理文章人的圈子裡居然闖出了一點名氣﹐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這個武功怪異的信懷南是那裡冒出來的。正當我自得其樂的時候﹐黃老闆的問題來了。
原來台灣王牌雜誌「天下」也和「哈佛商業評論」簽了合約轉載該評論的新文章。「天下」發現他們要轉載的文章老是被信懷南先「介紹」了﹐於是要求「哈佛商業評論」授權「天下」在台灣成為獨家轉載的雜誌。至於「天下」有沒有告密說有人在「世界經理文摘」老是「介紹」該評論的新文章﹐時隔已久﹐我也不記得了。只記得信懷南「文抄公」的生涯﹐因轉到另一個「世界」去寫專欄 (仍然是「世界」級的作家)而告一段落。
Samuel Johnson 有次回信一個投稿者說﹕「閣下的文章既好又有創見」(both good and original)﹐只是好的部份沒有創見﹐有創見的部份不好」。天下文章一大抄﹐極大多數的文章﹐包括信懷南寫的都是如此。掌門人十年前寫的一篇批評李登輝是《三流總統﹐三流人物》的文章最近被台灣的旺報和中國時報登載。這是我少有既好又有創見的一篇文章﹐但有台灣網民說我那篇文章是三流。我的結論是﹕拜託﹐說信懷南的文章是三流的山寨版 “Samuel Johnson”﹐光說不練誰都會﹐閣下露一手讓掌門人 see one see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