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觀光客札記》第四回

「多瑙河上載酒行」九之一

維也納的森林

2014 年7 月27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7 月30 日上網


懷南前記﹕

        從 2014 年的七月底開始﹐我會連續用 9 個 星期天把《意外的觀光客札記》第四回的 9 篇遊記﹐按旅程的先後次序在報上和網站上發表。

       這九篇文章中除了最後一篇 《十萬哩路雲和月 (暫定)》談的是個人感想外﹐其他 8 篇的重點是旅遊所見。配上朋友 Chuck 的照片﹐在資訊的提供上﹐自認頗有「有告來者」的參考價值。

        四年前我開始用《意外的觀光客札記》來作為我遊記的總標題﹐目的是想隨時提醒自己﹕此生有此機遇能到過這麼多的地方﹐能和什麼樣的朋友同行﹐的確是意外﹐是特權 (privilege)﹐也是福份。



        我們這輩從台灣來的的留學生﹐對 The Great Waltz 這部老電影可能不陌生。The Great Waltz 有個很典雅的中文翻譯﹐叫做《翠堤春曉》。《翠堤春曉》是華爾茲 (Waltz/ 圓舞曲)大王約翰史特勞斯二世 (Johann Strauss II) 的傳記片。電影中史特勞斯在維也納森林的晨曦中得到靈感而譜出《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Tales of Vienna Woods》那一段﹐曾經令青年掌門人蕩氣迴腸﹐嚮往不已。

        後來年歲較長﹐發現《翠堤春曉》和所有好萊塢的傳記片一樣﹐十之八九都是美麗的謊言。沒錯﹐約翰史特勞斯的確寫過一首叫《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但靈感是否來自與佳人策馬入林而得﹐這就和電影中老史因佳人離去﹐黯然銷魂﹐在多瑙河畔睡了一覺醒來聽到浣女嘻笑而譜成《藍色多瑙河》一樣﹐全是電影編劇和導演的文藝手法。去年年底﹐我們那夥在墨西哥 Puerto Vallata 租了一個別墅 (Villa) 住了三天﹐算是為今年結伴出門旅遊的熱身。我特別把 《翠堤春曉》的 DVD 帶去給大家看﹐結果發現片中膾炙人口的名曲 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的歌詞也是 Oscar Hammerstein II 填的。此人 1960 年去世﹐生前很多有名的百老匯歌劇如《南太平洋》﹐《花鼓歌》﹐《奧克拉荷馬》﹐《國王與我》﹐《Sound of Music》的歌詞﹐皆出自於此公。 唉﹐人要成熟﹐就得忍痛承認年輕時讓人心醉的回憶大多是過份高估的美麗謊言。

        這次和老朋友去東歐和中歐旅行的路線﹐是從維也納開始﹐經過原南斯拉夫分出來的史諾維尼亞 (Slovenia) 和克羅西亞 (Croatia) 到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然後穿過原捷克的斯洛伐克 (Slovakia) 到波蘭的柯喏克 (Krakow) 走訪在 Auschwitz 惡名昭彰的兩個納粹集中營。再繼續北上去華沙﹐轉德國的柏林﹐最後從捷克的布拉格 (Prague) 回維也納搭飛機回家。前後 18 天﹐經過 8 個國家。

        一提到維也納﹐人們難免會想到古典音樂和作曲家。雖然史特勞斯的圓 舞曲風靡全世界﹐但和所謂的「維也納四大 Vienna's Big Four」比起來﹐史特勞斯算是輕量級了。這「維也納四大」又指的是誰呢﹖他們是海登 (Hayde)﹐莫札特 (Mozart)﹐悲多芬 (Beethoven)﹐和修伯特 (Schubert)。這四位泰山北斗級的作曲家﹐其實只有修伯特出生在維也納﹐其他三位名列「維也納四大」是他們生前長期以維也納為家﹐很多作品﹐都是在旅居維也納時作的。

        我上面稱史特勞斯是「輕量級」當然也不太公平。少年往事﹐古典曲迷﹐我聽古典音樂是高中時代在地攤上買史特勞斯的圓舞曲 33 轉硬唱片啟蒙的。豈能數典(pun intended) 忘祖﹖相傳有一次史特勞斯的女兒請布拉姆斯(Brahms) 在她的扇面題字。根據當時的習俗﹐作曲家題字通常會在扇面上畫上一些自己作品的音符。布拉姆斯先畫些《藍色多瑙河》的音符﹐然後題字說﹕「可惜不是我作的。」可見大師級的布拉姆斯﹐也是「輕量級」史特勞斯的粉絲。

        為了多花些時間在維也納﹐我們決定提早一天比旅行團先到。這次同行的七對半夫妻中﹐有兩對曾經到過維也納﹐由他們安排﹐我們趁在旅行團出發前﹐自己去維也納森林走一趟。

        我說「去維也納森林走一趟」﹐這句話中有三個語病﹕第一﹐Vienna Woods 是個地區而非一座森林﹔第二﹐不是「走」而是「遊車河」﹔第三﹐公路旁的確樹木扶疏﹐風景宜人﹐但和《翠堤春曉》電影中的景色斷然不能同日而語。電影中的馬車﹐牧羊人和羊群﹐從樹林的間隙中直射下來的晨曦﹐在林中酒店翩翩起舞等鏡頭﹐掌門人在急駛的巴士中啥都「有看沒有見」。

        事後為我們安排這個節目的朋友有點抱歉﹐因為現實和他的想像差距也很大。我安慰他說﹕「對我來說﹐倒是覺得此行值得。今天看到所謂的維也納森林﹐才知道我們年輕時候真的被好萊塢洗腦洗得很厲害﹐但如果我是生意人﹐我就在這裡闢個景點﹐養些馬車﹐讓觀光客重溫一下《翠堤春曉》舊夢。問題是這年頭知道或看過《翠堤春曉》這部電影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此生有機會到此一遊﹐算是又一個 了結(closure)。沒你自動為人民服務﹐我永遠不會來﹐你沒什麼好抱歉的。」

        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走訪李斯特的匈牙利﹐蕭邦的波蘭﹐悲多芬的德國﹐《新世界交響曲》的作者德弗沙克 (Antonin Dvorak)﹐和《我的祖國/莫爾島河》的作者史明坦訥(Bedrich Smetana)的捷克。

        這次走訪的8 個國家﹐從前除奧地利和西德外﹐全都是「鐵幕下」的國家﹐現在都走資了。「掀起鐵幕新氣象﹐多瑙河上載酒行」﹐《意外的觀光客札記》第四回的主軸就此定調。容掌門人慢慢道來。
map
我們從維也納出發﹐逆時鐘而行。最後回到維也納飛 Frankfurt 回家。 IMHO (In My Humble Opinion)﹐聯合航空 (UA) 是全世界最差的航空公司 (但我沒坐過非洲國家的飛機﹐也許有點冤枉 UA)。記得在大西洋上空 UA 發給我的午餐三明治﹐包得像 Burrito 一樣。我一摸冰冷﹐還以為是冰淇淋呢。咬了一口就拒絕吃。絕不誇張﹐可惜沒攝影留念。 (Photo by XHN).


hotel
我們的旅館離多瑙河就這麼近。 (Photo by Chuck T).

sunset
靜靜的多瑙河邊看餘輝。 (Photo by Chuck T).

swan
喜歡親近人的白天鵝。 (Photo by Chuck T).

dinner
到維也納當天的晚上﹐先到的朋友已經為大家安排好吃晚飯的餐館和晚飯後的節目﹐照片右邊是我們留下的杯盤狼藉。因為是露天﹐又在大樹下﹐有「花粉熱」敏感的朋友慘了。 (Photo by Chuck T).

palace
飯後散步到餐館附近的「美泉宮」(Schoenbrunn Palace). 1683 土耳其攻佔維也納的時候﹐很多建築物﹐包括奧王的夏宮被毀﹐1696 年開始重建﹐然後歷經滄桑﹐兩次被拿破崙軍隊所佔。1814 -1815 整修時被漆為黃色。這就是今天有名的 “Schoenbrunn Yellow" 的來源。美泉宮的林苑極為有名﹐只是我們要急著趕去聽音樂會沒時間參觀。 (Photo by Chuck T).

concert
美泉宮的音樂廳和管弦樂隊規模雖然不大﹐但水準很高。那晚的節目幾乎全是莫札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作品﹐舞蹈的部份甚至比音樂還精彩。 (Photo by Chuck T).

boat
「維也納森林 (Vienna Woods)」其實是個地區﹐在這個地區有個小城叫 Hinterbrul。 這裡有一個廢棄的地下石膏 (Gypsum) 礦地。1912 年這個石膏礦突然崩潰﹐大量的地下水湧入﹐變成歐洲最大的地下湖。二次大戰時﹐希特勒利用這個地下山洞當兵工廠製造第一架「噴射機」。我們那天只看到湖的一小角﹐這條船號稱上過迪斯耐的電影。是真是假﹐姑妄聽之了。 (Photo by Chuck T).

sisi
奧匈帝國約瑟夫一世的妻子伊麗莎白皇后 (1854 - 1898) 人稱 Sisi。她一生多彩多姿﹐被拍成多部電影。獨生子﹐王位繼承人魯道夫在維也納森林地區 Mayerling 將其情婦殺死後自殺﹐對 Sisi 後半生心情影響極大。1898 年 Sisi 在日內瓦遇刺身亡﹐享年 60。兇手本是想殺別人但失掉機會﹐因而決定刺殺下一個他看到的王室人員。Sisi 在位 44 年﹐也算是長的。但她年輕時和婆婆關係不好﹐因而長住布達佩斯﹐不回維也納。後來跟兒子的關係也不好﹐也可能是造成兒子自殺的原因。用紅顏薄命來形容 Sisi 的一生﹐不知合不合適。(Photo by Chuck T)

prince
那天我們也去了 Mayerling。這張照片右上方的那位姑娘﹐就是魯道夫皇太子的情人 Marie Vetsera. 死的時候只有 18 歲。魯道夫為什麼把情人殺死後自殺﹐怎麼死的﹐歷史上並沒有定論。二戰後蘇聯士兵盜墓﹐打開 Vetsera 棺材﹐發現骷髏頭上並沒彈孔。此事如發生在今天任何皇室﹐肯定是﹕「梅林門 Mayerlingate」﹐其轟動的情況能想像嗎﹖(Photo by Chuck T)

opera
維也納有名的國家歌劇院建於 19 世紀中葉。二次大戰時被美軍炸毀﹐戰後經過長時間辯論後﹐最後決定在原址按原樣重建。可惜我們沒機會進去看看。 (Photo by Chuck T).

rabbit
維也納 Albertina Museum/Palace 石階上有名的 Durer's Rabbit 放大畫。這幅畫收藏在這個博物館內。 Durer's Rabbit 是德國畫家 Albrecht Durer (1471 - 1528) 的水彩畫﹐是 1502 年﹐也就是 500年多年前的作品。英文正式名稱是 Hare by Albrecht Durer﹐或 A Hare, 或 Young Hare。此畫之所以有名﹐是原畫幾乎和照像一樣逼真﹐尤其是畫兔毛畫得之細膩﹐讓人嘆為觀止。 (Photo by Chuck T).

light
這張照片是我特別要求我朋友替我照的。地點是維也納夏宮 (美泉宮)的林蔭大道上。那天天熱﹐我把夾克脫下來綁在腰上﹐看起來有點奇裝異服的樣子。我開玩笑說﹕將來我進天堂 (大膽假設)﹐就是這幅景象(可惜不能小心求證)。 (Photo by Chuck T).

懷南補記﹕

       我知道我的讀者群中﹐顏色中間偏藍的佔絕對多數﹐你們對老沈可能會欣賞但不會把票投給他。理由是投沈會影響藍的選情。我也知道﹐我的讀者群中有台北市投票權的恐怕不多﹐但有親戚朋友住在台北市的不少。對這些投藍是怕綠的會當選的朋友們﹐我的建議是放膽把票投給老沈。為什麼﹖

       第一﹐就算老沈現在不選了﹐連勝文還是會輸。綠的閉著眼睛都投柯﹐藍的卻會用不投票來教訓國民黨。

       第二﹐老柯基本上是深綠﹐一路行來都挺扁。現在打著政治素人的招牌選市長﹐當選後要靠民進黨議員支持﹐變色龍會回到綠色。如果國民黨北市失守﹐你認為 2016 國民黨保得住政權嗎﹖民進黨執政﹐至少是 8 年。台北選情﹐是骨牌效應倒下的第一張牌。號稱泛藍的死忠人士﹐眼光要看遠一點。

       老沈的顏色藍不藍﹐綠不綠﹐倒是有幾分英雄本色。如果老沈當選台北市長﹐他說過藍綠各請一人做副市長﹐連是做副市長的好材料。四年磨練﹐為下任接班做準備﹐那個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已經準備好了﹗

       我在這裡談藍談綠其實非常無聊。民主政治投票的目的是選能幹的人出來領導﹐怎麼老是選顏色呢﹖但台灣的民主就是這樣﹕不管是連勝還是柯勝﹐藍綠惡鬥的戲碼都會繼續上演。只有老沈當選﹐情勢會好轉。為什麼﹖因為老沈一路行來﹐都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作風﹐答應只會做一任市長﹐將軍最後的一戰﹐會不全力做個為民服務﹐為歷史留名的好市長嗎﹖他這次跳下來淌渾水是自認能力比柯連強。能力的定義怎麼下﹖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去衡量﹕能力是領導能力和執行能力的總和。領導能力是能夠做對的事 (do the right things)﹐執行能力是把事做好 (do the things right)。你如果認真地去看老沈的政見﹐你應該承認他比柯連兩人有改革的勇氣和決心。至於執行力﹐那要看他能不能用能幹的人﹐和怎麼讓能幹的人為他做事。如果你(妳)把眼睛閉上﹐忘掉顏色﹐忘掉意識形態﹐捫心自問在沈柯連三個人中誰最有資格做台北市長﹖你能不說是老沈嗎﹖

       非常鼓勵看信懷南專欄的朋友們和你們的親朋好友﹐多多並定時上老沈的臉書﹐為老沈加油打氣。 老沈的臉書是 www.facebook.com/ShenFuHsiung

        最近沈春華專訪老沈﹐非常值得一看。 看完後再決定你對老沈的觀感。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