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南前記﹕
對我來說﹐2013 年是個比較值得一提的一年﹕10 年前 (2003) 的3 月23日﹐我在《世界周刊》發表了《最後一代的內地人》那篇文章。同年 7 月7 日《最後一代的內地人》網站問世。今早一覺醒來﹐《最後一代的內地人》網站的點擊數已經破了 50 萬。如果真有什麼里程碑的話﹐那 2013 年也許算得上是樹立里程碑的一年吧。
有三件事我想做﹕
第一件事是我想舉辦一個活動﹐可以把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信懷南」交代一下。不過這件事很難﹔動機﹐地點﹐時間﹐內容﹐形式﹐價值﹐目的﹐聽眾﹐後果﹐都是考慮因素﹐辦成的可能性低于 50%。
第二件事是如果我不舉辦上面提到的那個特別的活動﹐那我會寫一篇文章至少交代一件事﹕那就是這 10 年來我那篇《最後一代的內地人》引起的一些誤讀﹐現在由我親自來解釋和補充一下也好。這事要做不難﹐可以在我的專欄上寫。
第三件事我應該做並且現在就做。
有三個人我要在這裡公開感謝。如果沒有他們三個人就沒有《最後一代的內地人》這個網站。我欠他們的這份人情﹐恐怕不是在這裡說聲謝謝就還得清的。
第一個要感謝的是名作家李黎。李黎和我曾經兩次在群德基金會「一個世代過來的講臺」同臺。但在這些同臺前很久﹐她已經在看我的專欄了﹐只是她當時不知道我是她一位很熟的朋友的弟弟﹐一位她喜歡的長輩的兒子。10 年前﹐是她為我引薦她的朋友阮笙燕為我建立《最後一代的內地人》這個網站。在此之前我並不認識阮女士﹐對網站的建立與維護完全不懂。
要感謝的第二位是阮笙燕。我和阮女士本來是不認識的﹐她很可能不是信文讀友。看在她朋友李黎的面子﹐她一口答應為我把網站建立起來。我當時根本沒想到網站建立後還有內容更新的問題。雖然這問題很快就解決了﹐但我還是決定網站的首頁 credit 部份只放阮女士的名字。一直到前幾年﹐我才把信懷南的名字和阮女士並列以反映實情。飲水要思源﹐10 年前如果沒有阮女士的拔刀相助﹐哪會有《最後一代的內地人》這個網站﹖
最後要提到一位老師。10 年前正當我為網站內容更新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一位在普渡大學教電腦課的信文讀友陸孔卿博士﹐她電腦知識很棒也會教﹐因此﹐很快就把我教會怎麼自己更新網站。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網站一出毛病我就向她求援。KC 的中英文都很好﹐《最後一代的內地人》 In My Life 裡三篇最重要的文章(《最後一代的內地人》《Happy Journey My Little Girl》《多情應笑我》)是她翻譯成英文的。
10 年前有一位信文讀友來信對信懷南頗多讚賞之詞﹐我回信說﹕「如果 10 年後你還這樣認為﹐那時候再告訴我不遲」。他把我的話告訴了他的母親﹐他母親說﹕「信懷南是個有智慧的人」。這位母親現在已經過世了﹐非常高興這位朋友 10 年後還沒完全和我斷線 -- 雖然我們都不記得當年他說什麼我才會提到 10 年後再說那句話。
《最後一代的內地人》網站 10 歲了。我的專欄什麼時候開始寫的沒人知道﹐我想就算寫了 15 年好了。這15 年中﹐當年我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看到的那些人﹐有多少現在仍然在燈火下﹖我不知道。曾經熱情洋溢﹐視我如師的﹐有多少人現在仍然視我如師﹖我也不知道 -- 也許答案是比我知道的要多﹐比我希望的要少。但有幾件事我是深知的﹕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一定有它會發生的因素存在。這些因素的存在大都是基於偶然。我在這裡感謝的三位女士﹐也是代表愛好我們網站的朋友們說聲謝謝。沒有她們偶然的出現﹐我們的網站不會發生。這是真的。
懷南 6/29/2013
和信懷南一路走過來的我輩中人﹐我相信絕大多數都看過 1956 年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導演的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那部電影裡的插曲 Que Sera Sera 當年也是台灣學子人人可以哼上兩句的西洋流行音樂。但我敢擔保當時你我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到那部電影開頭不久就立刻提到一個叫馬瑞克西 (Merrakesh) 既 exotic 又 mysterious 的地方﹐和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廣場。當然﹐在我看那部電影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做到過有一天我會到馬瑞克西的廣場去「拔牙齒」。這是後話﹐等我慢慢解釋。
馬瑞克西是摩洛哥第四大城﹐排名在卡薩布蘭加 (Casablanca)﹐發市 (Fez)﹐首都瑞巴特(Rabat)之後。不過我們旅程的安排是從發市﹐經馬瑞克西﹐卡薩布蘭加﹐瑞巴特﹐然後回到西班牙。除了卡薩布蘭加沒過夜外﹐其他三個城市我們至少都住了一晚。
馬瑞克西廣場真正的名字叫 Jemaa el-Fnaa。 Jamaa 來自阿拉伯文﹐是「會眾的清真寺 (Congregational Mosque)」﹐Fnaa 是死亡的意思。因此﹐這個馬瑞克西廣場﹐別看他入夜之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它原來的名字有死亡的清真寺﹐或世界末日清真寺的意思。這些﹐地陪當然不會告訴我們。就好像地陪沒告訴我們在 兩年前 (2011) 馬瑞克西廣場發生爆炸﹐死了 17 人傷了25 人。到現在為止﹐此事官方說是恐怖份子幹的﹐但很多人相信這是廣場小販的瓦斯爆炸造成的意外事件。
說到小販﹐這是我們去了這個廣場兩次的原因﹐一次是上午去﹐廣場上冷清清的﹐但黃昏時候再去的那次﹐廣場上的景致就大大不同了。各式各樣的攤位﹐從賣吃的喝的﹐到賣穿的戴的﹔從耍猴戲的﹐玩蛇的﹐掛羊頭的 (倒是沒有賣狗肉的)﹐到算命的﹐理髮的﹐敲鑼的﹐打鼓的﹔從講故事的﹐到唱歌的﹐跳舞的﹐賣藝的﹐雜耍的。三教九流﹐五花八門﹐的確教人看得眼花繚亂。馬瑞克西廣場是全非洲最熱鬧的廣場應該不是浪得虛名。去之前嚮導就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小販和他們的攤子都願意被人照相﹐要照相﹐得付錢。這話講也是白講。有長鏡頭照相機的人要偷偷拍﹐誰知道﹖廣場上有個人擺了一個攤子﹐上面全是些牙齒和牙床。這當然是噱頭﹐誰會真的來這裡拔牙﹖不過是收費讓人照相罷了。也只有我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老頑童﹐真的在眾目睽睽之下﹐願意花錢讓他作拔牙狀給攝影留個念。我現在有點後悔沒有讓那條蟒蛇掛在脖子上也來一張。到底今生今世﹐重遊此地的機會是零。
摩洛哥的近代史和中國的近代史有一點很相像﹐那就是當國家弱的時候﹐西方的列強就乘虛而入。長久以來﹐摩洛哥就受法國和西班牙的管轄。英國﹐德國有時眼紅也想分杯羹吃吃。這次我們遇到的地陪﹐真是氣長﹐一開口就講個不停﹐好像是摩洛哥政工幹校派來給我們洗腦的。他把他們的國王講得多麼英明﹐他們的國家多麼有前途﹐我心想﹕老兄拜託﹐你能不能休息一下讓我們也能耳根清靜打個瞌睡﹖歐洲很多國家也有皇室﹐但皇室不管事﹐所以並不影響該國的民主制度。如果摩洛哥的國王權這麼大﹐那人民選出來的國會議員﹐還不都是橡皮圖章﹖摩洛哥真要像我們地陪說的那麼前途無量﹐我看是在吹牛罷了。不過地陪講的一件事倒是真的。摩洛哥的二手貨賓士車之多﹐歐洲第一。人捨我取﹐馬瑞克西的計程車全是我那引起誤會《相倚 20 年》300D 的「親戚」滿街跑。
根據旅行社發的文宣﹐馬瑞克西是邱吉爾最喜歡的渡假之地﹐老邱愛畫畫﹐對馬瑞克附近阿特拉山脈 (Atlas Mountains)的景色情有獨鍾。在馬瑞克西我們又走馬看花參觀了另外一個皇宮 Behia Palace。這個在 19 世紀後期修建的皇宮﹐比起前幾天才看過的 Alhambra 皇宮差遠了。後來我們又被帶去一個賣香料和保顏護膚的店子買東西。我對這些玩意毫無興趣﹐倒是信夫人買了一點 Saffron (番紅花)準備送我們的鄰居﹐謝謝他們替我們看著房子。老美鄰居是識貨的﹐知道 Saffron 號稱是世界上最貴的香料。不過摩洛哥的 Saffron 品質沒有上次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買的好﹐價錢也相對便宜。上次買的送給了媳婦﹐會做菜的朋友買的說要用來做一頓西班牙海鮮飯 (paella) 給大家吃。兩年過去了﹐朋友的海鮮飯還沒吃到。Saffron 憑啥那麼貴﹖好在哪﹖我仍然還是「霧煞煞」的。
這就是所謂有名的西班牙海鮮飯 (Paella)﹐我對其煮得半生不熟的飯(米)很有些「寶貴意見」。說良心話﹐還是舊金山中國城「嶺南小館」的揚州炒飯或鹹魚雞丁炒飯比較好吃些。 (Photo by XHN)。 |
在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也一樣)﹐很多高壓線塔上或是屋頂上都可以看到這種像鶴一樣的鳥和鳥巢。反而沒在樹上看到牠們的窩。如果有朋友知道這種鳥叫什麼名字﹐請指教 -- 有三位讀友來信稱其為鸛/stork﹐ 漫畫中的送子觀音(鸛鷹﹐信式翻譯)﹐謝謝( (Photo by Chuck T)。 |
非洲最熱鬧的廣場並非浪得虛名。這是黃昏時去的情景。 (Photo by Chuck T)。 |
我們去 Jemaa el-Fnaa 廣場是坐馬車去的。上次坐馬車大概是前輩子的事了 (Photo by Chuck T)。 |
摩洛哥名產棕棗。這是最大最貴的。 200 D.H. 一公斤。D.H. (Dirham)﹐ 是摩洛哥的幣值。200 D.H. 等於 20 歐元﹐等於 26 美金 (Photo by XHN)。 |
盤中白白的東西是羊腦。一字排開的羊頭是正面對著那豎大拇指的 Iron Chef 的。誰敢吃我請客 (Photo by Henry H. )。 |
掌門人到此一「拔」﹐攝影留念 (Photo by Chuck T)。 |
銀貨兩訖﹐皆大歡喜﹐連觀眾都很開心 (Photo by Chuck T)。 |
晚上的「死亡廣場」哪有一點死亡的氣氛﹖熱鬧得緊。 (Photo by Chuck T)。 |
奇怪的是我們旅館有這麼一個游泳池我怎麼都沒注意到﹖這證明了一件事﹕所謂旅遊和休閒不一樣。參加旅行團往往是見樹不見林走一趟 (Photo by Chuck T)。 |
這生中住過的旅館不少﹐從上海外灘的「半島」到南加州的 Motel 6 都住過。結論有二﹕其一﹐什麼場合扮演什麼角色﹐都是偶然的機會﹐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其二﹐A wise man once said: " I have been rich and I have been poor. Rich is better." Do I need to add more? (Photo by Chuck T)。 |